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准确度:尿液检测试纸的总体准确率在90%以上,这得益于其对特定化学物质的敏感反应,如白细胞、蛋白质、葡萄糖、酮体等。
2.误差来源:
储存条件:试纸需储存在干燥、避光的环境中,温度一般控制在15-30℃范围内。如果储存条件不当,可能影响试纸的反应灵敏度,导致结果不准确。
样本采集:尿液样本应为新鲜的中段尿,最好在采集后1小时内进行检测,否则细菌生长或化学成分变化会干扰结果。
试纸过期:使用过期试纸可能导致化学反应不足或过度,从而引起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药物干扰: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抗生素和利尿剂等会干扰试纸的化学反应,影响结果。
3.用途:
初步筛查:尿液检测试纸常用于疾病的初步筛查,如尿路感染、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其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
疾病监测: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尿液检测试纸可用于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4.局限性:
灵敏度问题:某些低浓度的异常成分可能未被检测试纸检测到,特别是在早期的疾病阶段。
定量分析:尿液检测试纸只能提供定性或半定量结果,无法精确测定成分浓度。这时需要借助更高级的实验室设备进行定量分析。
尿液检测试纸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便捷性,但也有一些限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