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肠道蠕动增加:电解质散会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肠道蠕动增加,导致腹泻和腹部不适。这种蠕动增加可能会引起痉挛性疼痛,尤其是在排便后。
2.电解质失衡:频繁的腹泻会导致体内钾、钠等电解质的流失,引起电解质失衡。这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和腹痛。正常情况下,电解质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钠135-145mEq/L,钾3.5-5.0mEq/L。
3.肠道损伤:快速、大量的排便可能对肠道造成轻微的机械性损伤,导致短暂的不适或疼痛。这种情况在肠道薄弱或敏感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4.精神因素:心理紧张和焦虑也可以加重腹痛。因为准备进行肠胃镜检查,很多人会感到紧张,从而影响肠胃功能,导致腹痛。
如果腹痛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肠梗阻、溃疡等。在等待就医期间,可通过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来缓解症状,如饮用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或者稀释的果汁。同时,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足够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