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
调节血脂药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可以有效降低血脂,但需要注意可能的肝毒性。
保肝药物:一些保肝药物,如水飞蓟素、熊脱氧胆酸,可以帮助减轻肝脏损伤,提高肝功能。
2.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控制:低脂低盐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运动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有助于降低血脂和改善肝功能。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应尽量避免。
3.定期监测:
病毒载量:定期检测乙肝病毒DNA水平,评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肝功能: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了解肝脏健康状况。
血脂水平:定期检查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指导调脂治疗。
乙肝大小三阳、血脂高和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定期随访,调整治疗策略。通过合理用药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管理病情,保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