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病因:
痛风性关节炎:由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内引发,常与高尿酸血症有关。通常因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
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免疫系统攻击自己的关节组织,引起慢性炎症。
2.发病年龄和性别:
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尤其是4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较低,多数在绝经后。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30-50岁女性,男女比例大约为1:3。
3.临床表现:
痛风性关节炎:典型表现为单关节急性红肿热痛,最常影响大脚趾关节,也可累及踝、膝等关节,发作剧烈且突然。
类风湿性关节炎:通常对称性地影响手指小关节,如腕、掌指关节,伴随晨僵、乏力和关节畸形,病程进展缓慢。
4.血液检查:
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水平常升高,但急性发作期不一定增高。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有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
5.关节液检查:
痛风性关节炎:可见针状负双折光尿酸盐结晶。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无特异性晶体。
6.X线表现:
痛风性关节炎:晚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及侵蚀性骨损害。
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软组织肿胀,晚期可见关节破坏和融合。
痛风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有效区分。在治疗和管理上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