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性质与风险:绒毛状管状腺瘤是一种肠道息肉,其特征是含有不同比例的绒毛状和管状成分。伴随高级别上皮内癌变意味着息肉中已经出现了异常细胞,具有较高的恶性潜能。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侵袭性癌症。
2.治疗方法:对于这种病理变化,首选方法通常是内镜下切除。这包括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具体选择取决于息肉的大小、位置及是否涉及底部组织。
3.术后的监测:切除后需定期随访,通过复查结肠镜以检测复发或新生息肉。根据息肉大小、数量以及病理结果,复查时间可能在1至3年不等。
4.长期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调整(增加纤维摄入,减少动物脂肪)、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肠道息肉和癌变的风险。
通过及时的医疗干预和定期随访,可以有效降低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下癌变向更严重疾病发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