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食物不耐受或过敏:个体可能对大米中的某种成分不耐受,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这种情况下,大米进入肠道后无法被充分消化吸收,从而引起肠道反应。
2.消化酶缺乏:消化系统可能缺乏某些酶,比如胰腺酶,这会影响大米中淀粉的分解,使其在肠道中发酵并引发腹泻。
3.胃肠道疾病:某些慢性胃肠道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或者乳糜泻,也会导致摄入特定食物后出现腹泻。这些疾病使得肠道对某些食物成分非常敏感。
4.细菌感染或食物污染:如果大米在烹饪或储存过程中受到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污染,食用后也可引发急性胃肠炎和腹泻。
5.饮食习惯改变:突然大量摄入平时较少食用的大米,身体可能一时无法适应这种饮食变化,从而导致短暂性腹泻。
对于经常因食用大米而出现腹泻的情况,建议进行详细的医学检查以排除过敏、酶缺乏及慢性胃肠道疾病等潜在问题。同时,注意食材的新鲜和清洁,以减少由细菌引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