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内容:如果摄入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特别是简单糖分过高,而蛋白质和纤维含量较低,消化吸收会很快,导致血糖迅速上升并随之下降,引发饥饿感。谷物、蔬菜、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延长饱腹感,而蛋白质则有助于增加饱腹激素的分泌。
2.进食量不足:摄入的总热量不足以满足身体的基础代谢需求时,也会更快地感到饿。这种情况常见于正处于减肥过程中或因时间匆忙而未能正常饮食的人群。
3.快速进食:吃得太快会使胃部信号来不及传送至大脑,从而未能及时产生饱腹感,这种情况下即便摄入足够的食物,也可能在短时间内重新感到饥饿。
4.代谢疾病:某些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者糖尿病,可能会导致食物快速代谢或血糖调节异常,使人频繁感到饥饿。
5.饮食时间不规律:不规律的饮食时间可能打乱生物钟和代谢节奏,影响饥饿激素分泌,导致饭后不久又感到饥饿。
6.心理因素:情绪压力、焦虑或抑郁等心理因素也会影响食欲,可能让人误以为自己饿了。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摄入均衡的营养,以及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现象。如果问题持续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