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脑血管病包括多种类型,主要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脑梗死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卒中的70-80%。
2.脑梗死的形成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因素有关。当动脉内壁出现斑块并导致血管狭窄时,容易形成血栓,进而阻塞脑血管,引发脑梗死。
3.临床上,脑梗死可表现为突发性的肢体无力、麻木,语言障碍,甚至意识丧失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受损脑区的功能相关。
4.脑梗死的诊断依赖于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如CT、MRI)的结果。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减少后遗症至关重要。
5.预防脑梗死需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等。
脑梗死作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发生机制复杂,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及早识别和干预有助于减少发作风险和后遗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