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病因:热毒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外感热邪:如受阳光暴晒、高温环境等外界因素侵袭,导致体内积热。
内生火热:如饮食不当(辛辣、油腻食物)、情绪激动(愤怒、焦虑)以及久病或其他内在因素引起体内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内热。
2.表现症状:
发热:患者常出现高热,体温明显升高。
红肿疼痛: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疼痛,如痈疽、丹毒等。
出血倾向:部分患者会有鼻出血、齿龈出血等症状。
排泄异常:尿液黄赤、大便秘结或腹泻,多伴有恶臭。
精神状态: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昏迷等情况。
3.影响范围:
呼吸系统:如肺炎、扁桃体炎等疾病。
消化系统:如急性胃肠炎、胰腺炎等。
皮肤:如急性湿疹、带状疱疹等。
4.中医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使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如金银花、黄连、黄芩等。
泻火通便:通过导泻药物排出体内积热,如大黄、芒硝等。
润燥止痛:采用养阴润燥的方法,如麦冬、生地等。
热毒的形成和发展与个体体质、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饮食习惯、避免情绪过激、适量运动以及及时处理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