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注意事项和禁忌有什么

2024-08-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皮肤上放置加热的杯子或真空吸附的杯子,产生负压,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效果。拔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和禁忌,以避免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注意事项:

1、时间和力度控制:拔罐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负压引起皮肤损伤。

2、拔罐部位:应选择肌肉丰富、脂肪较少的部位,不宜在大动脉、淋巴结、骨突出处拔罐。背部、肩部、腰部等部位较为常用。

3、皮肤检查:拔罐前应仔细检查皮肤,确保无破损、溃疡、感染等情况。皮肤干燥者可适量涂抹润肤油,增加吸附力。

4、卫生条件:拔罐器具要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使用一次性罐具或进行高温消毒。

5、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拔罐方法和部位。

禁忌症:

1、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紫癜等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拔罐,以免加重出血。

2、皮肤病:皮肤有感染、溃疡、疖肿、湿疹等情况者不宜拔罐,避免感染扩散或病情加重。

3、高热患者:高热患者不宜拔罐,因其可能加重病情或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4、孕妇:孕妇的腰腹部、骶部等部位禁忌拔罐,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

5、严重心脏病和肺病患者:如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肺气肿等患者不宜拔罐,避免诱发病情加重。

6、极度疲劳和饥饿状态:极度疲劳或饥饿状态下不宜拔罐,应在身体状况较好时进行。

拔罐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