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内分泌失调:内分泌系统调节身体许多功能,包括月经周期和排尿。如果甲状腺功能失调或多囊卵巢综合征影响激素水平,可能导致不来月经和尿频。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占人口的5-10%,可引起月经不调、肥胖和多毛等症状。
甲状腺疾病如甲亢或甲减,可以导致月经异常和排尿变化。
2.妊娠:怀孕期间,体内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会抑制正常月经,同时子宫增大压迫膀胱,导致尿频。
尿频通常在妊娠早期和晚期更为明显,约75%的孕妇会经历这种情况。
如果有性生活史且出现停经,应首先考虑妊娠可能,通过尿妊娠试验确认。
3.泌尿系统感染:尿路感染(UTI)是女性常见病,不仅导致尿急、尿痛,还可能影响月经周期。
数据显示,每年约有40%-50%的女性至少经历一次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需要通过尿常规和培养检验确诊,并用抗生素治疗。
4.压力和生活习惯:长期压力、焦虑或剧烈运动以及饮食不均衡也可能导致月经失调和尿频。
临床研究发现,超过30%的女性在经历重大压力时会出现月经不调现象。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健康饮食,以降低这些风险。
5.更年期:更年期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波动显著,易出现月经紊乱及尿频等症状。
一般发生在45-55岁之间,此阶段女性约80%会经历相关症状。
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专业评估非常重要,以便准确找出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这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