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过敏性鼻炎:
发病率较高,全球约10%至30%的人口受到影响。
常见症状包括打喷嚏、鼻痒、流清水样鼻涕和鼻塞。
典型的诱因包括花粉、尘螨、宠物皮屑和霉菌。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避免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以及局部使用激素喷雾。
2.感冒:
成人每年平均患感冒2至3次,儿童更高,可达6至8次。
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会导致喉咙痛、咳嗽、流鼻涕和轻微发烧。
清水状鼻涕多在感冒初期出现,随着病程发展可能变得粘稠。
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多休息,保持水分充足,症状会逐渐好转。
3.环境刺激:
突然的温度变化、空气污染或强烈的化学气味也会导致鼻腔分泌大量清水样鼻涕。
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性的,移开刺激源后症状会缓解。
使用生理盐水喷鼻器可以帮助减轻症状。
如果流清水样鼻涕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高热、呼吸困难、严重头痛等,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问题。合理管理生活环境和健康习惯,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