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血液循环与温度:在寒冷的环境中,身体为了保持核心体温,皮肤和四肢的血管会收缩。这种血管收缩会增加体内的大循环压力,导致血流量集中于内脏器官,包括肾脏,从而增加尿液的生成。
2.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低温会对下丘脑影响,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肾脏重吸收水分,当其减少时,会导致尿液排出量增加。
3.饮水的直接作用:在饮水后,身体自然会通过增加尿液排放来调节体液平衡,以确保体内水分适量。夜间代谢活动相对较低,摄入的水分更多地会被直接排出体外,而非用于新陈代谢。
在寒冷季节或夜晚,喝水之后尿量增加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身体自我调节的一种表现,无需过度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