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虾类中主要的致敏性蛋白质是热稳定性肌动蛋白和热不稳定性酵素。这些蛋白质在人体内可能被误认为有害物质,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2.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这些蛋白质视为威胁并产生抗体——尤其是IgE抗体。当再次接触到这些蛋白质时,IgE抗体会触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
3.组胺是一种引起炎症的化学物质,会扩张血管并增加其通透性,使得液体渗入到组织中,导致局部红肿、发痒等过敏症状。
4.大约2%的成人和约0.6%-0.9%的儿童对海鲜(包括虾类)过敏。虾类过敏在食物过敏中比较常见,其中又以壳类海鲜过敏更为普遍。
虾类过敏的人在接触或食用虾类后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如皮疹、呼吸急促、胃肠道不适等。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引发过敏性休克,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需要立即就医治疗。对于已知对虾类过敏的人群,应避免接触和食用虾类,并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或肾上腺素注射器,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