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基因在肥胖体质中起到重要作用。大约有200多个基因与肥胖有关。这些基因影响食欲、代谢和脂肪储存。父母双方都肥胖的情况下,子女肥胖的风险可达70%。
2.新陈代谢:先天性肥胖体质通常伴随着较低的基础代谢率,使得能量消耗减少。基础代谢率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60%至75%,而先天性肥胖体质的人群可能会在这个方面偏低。
3.脂肪储存能力:此类体质可能使得个体更容易把摄入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脂肪细胞的数量和大小在早期生活阶段就开始影响肥胖风险。
4.激素水平:某些激素如瘦素、胰岛素等在调节体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先天性肥胖体质可能涉及这些激素的不平衡,从而影响食欲和脂肪积累。
5.环境与行为:虽然遗传因素是主要成因,但饮食习惯、运动量及社会经济环境也在肥胖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具有肥胖体质的个体在不良的生活方式下更易发展为肥胖症。
理解先天性肥胖体质有助于针对性地进行管理,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增加活动量和监测健康指标,有可能减缓或控制肥胖问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肥胖及其相关并发症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