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的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可能导致肠黏膜增生,形成息肉。这些炎症会引起局部组织的反复刺激和损伤,促使息肉的发生。
2.便秘:长期便秘会导致粪便干硬,使大便通过肛门时对肠黏膜产生较大摩擦和压力。此过程可能造成局部损伤和慢性刺激,久而久之可能发展成息肉。
3.过度用力排便:频繁用力排便会增加直肠和肛门的负担,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这种反复的机械性刺激也容易导致息肉的形成。
4.遗传因素:有些肛门息肉的形成与家族遗传性息肉病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因为基因突变而更易于在直肠或其他部分形成息肉。
肛门息肉通常是良性的,但由于其潜在的恶变风险,需要定期监测和评估,特别是在症状明显或存在肠道疾病家族史的个体中。如果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建议尽早进行医学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