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血压管理的重要性:高血压是诱发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急性期,通过控制血压,可以降低再出血的可能性以及减轻脑水肿。
2.目标血压范围:对于大多数脑出血患者,建议将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左右。研究表明,在24小时内迅速、适度地降压可改善预后。
3.降压药物选择: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行快速起效,并且易于调整剂量以实现精确的血压控制。
4.个体化治疗:每位患者的具体状况可能不同,因此降压目标和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基础疾病以及对治疗的耐受性来调整。
5.监测和调整:在降压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以避免因血压过低导致的低灌注风险,同时定期评估神经功能,以确保疗效。
合理的降压治疗对脑出血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