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周期的自然规律:人体的睡眠分为多个周期,每个周期约90分钟,包括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若入睡时间过早,身体可能在半夜完成了几个睡眠周期,导致难以继续维持深度睡眠。
2.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由大脑下丘脑调控,与光线、作息时间密切相关。如果入睡时间与生活节律不匹配,可能打乱正常的睡眠-觉醒过程,导致中途苏醒。
3.压力或焦虑:慢性压力或焦虑会增加体内皮质醇水平,这种激素可干扰睡眠质量,使人更容易半夜醒来,同时伴随入睡困难或浅睡眠。
4.夜间低血糖:长时间空腹可能导致血糖下降,尤其是晚餐摄入不足或饮食结构不合理。在睡眠过程中,低血糖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引起醒来或心悸等症状。
5.睡眠环境不适:噪音、光线、室温波动以及床垫枕头的不舒适都可能引发夜间觉醒。例如,过高或过低的室温可能让人感到不适而醒来。
6.健康问题:某些睡眠障碍如失眠症、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能使人半夜频繁醒来。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尿频也可能是诱因之一。
7.药物或饮酒影响: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兴奋剂或利尿剂会干扰睡眠。酒精虽然能促进入睡,但它会降低后半夜的睡眠质量,易造成早醒或睡眠中断。
建议调整作息保持规律,避免过早入睡;改善晚间饮食,避免摄入咖啡因或酒精;关注心理健康,如有持续性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