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艾司唑仑的副作用
艾司唑仑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的活性发挥镇静、抗焦虑和催眠作用。其主要副作用包括:
嗜睡和乏力:服药后容易出现白天过度嗜睡,反应迟钝,对操作机械或驾驶有潜在危险。
记忆力减退:可能引起短期记忆受损,尤其是长期使用者。
成瘾性和依赖性:使用超过2-4周后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依赖,以及停药后的戒断症状,如失眠、焦虑等。
共济失调:部分患者会表现为动作不协调或头晕,增加跌倒风险,特别是老年人群。
其他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等,个别情况可能诱发呼吸抑制。
2.右佐匹克隆的副作用
右佐匹克隆属于非苯二氮卓类药物,被认为对催眠作用更为专一,成瘾风险较低。其常见副作用包括:
口苦感:部分患者服用后会体验到独特的金属味或苦味,这一现象被认为与药物代谢产物有关。
轻度嗜睡:虽然比苯二氮卓类药物温和,但仍可能出现白天疲劳、反应慢等症状。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等情况,发生率较低。
头痛和头晕: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头痛或眩晕感。
罕见的不良反应:极少数患者报告异常行为、梦游或其他精神症状,但发生概率偏低。
3.两者对比
成瘾性:艾司唑仑的成瘾性显著高于右佐匹克隆,长期使用后停止可能引发严重戒断反应;右佐匹克隆的依赖性较小,但也需谨慎使用。
次日残余效应:艾司唑仑清除较慢,容易引起次日嗜睡、乏力,而右佐匹克隆的半衰期相对较短,次日影响较轻。
特定人群风险:艾司唑仑对老年人和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加危险,而右佐匹克隆相对更安全,但仍需医生指导。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健康状况、用药目的及疗程长短等因素权衡利弊,同时严格遵从医生建议,不可随意加量或长期服用这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