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高温对大脑的影响:研究显示,高温环境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更加活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同时促使皮质醇(应激激素)分泌增多。这种状态可能让人更容易感到紧张、易怒甚至恐慌,从而触发焦虑。
2.睡眠障碍的发生:夏季昼长夜短,加上炎热天气可能影响睡眠质量,例如入睡困难或浅睡眠增加。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削弱人体的情绪调节能力,显著增加焦虑症发生的风险。
3.社交负担的加重:夏季往往是旅行、聚会等社交活动的高峰期,对部分内向者或本就有焦虑倾向的人来说,这可能成为额外的心理负担,进一步诱发焦虑。
4.身体不适引发的联想:高温容易造成出汗过多、头晕乏力等生理反应,部分人可能将其误解为严重疾病或危险信号,而这种过度担忧本身就可能导致焦虑情绪的恶化。
5.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在夏季,人们的饮食结构可能发生改变,如高糖冷饮摄入量增加,这可能影响血糖稳定性,进而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高强度运动或户外活动也可能因天气原因减少,失去这些缓解压力的方式后,焦虑症状可能更明显。
焦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便是在夏天,也可以通过保持规律作息、合理安排活动、注意饮食均衡等措施来降低发病风险。如出现持续性焦虑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进行干预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