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引发的持续低热和盗汗应如何处理

2025-04-1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疟疾引发的持续低热和盗汗需要尽快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以免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

1.持续低热和盗汗是疟疾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这种现象通常由疟原虫在人体内周期性裂解红细胞释放毒素所致。患者体温可能在37.5°C至38.5°C间波动,并伴随出汗、乏力等表现。

2.明确诊断是关键。需要通过血液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疟原虫感染,包括薄血片和厚血片显微镜检查,或者快速诊断试剂检测,以判断具体的疟原虫种类(如恶性疟原虫或间日疟原虫)。

3.针对疟疾的治疗应根据疟原虫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疟药物。例如,对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感染,可选用联合疗法(如青蒿素联合疗法)。对于间日疟原虫感染,则需同时使用伯氨喹以清除肝脏中的休眠子避免复发。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医嘱。

4.对持续低热的处理,需注意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情况发生。同时保证良好的休息环境,防止过度劳累使免疫系统进一步受损。

5.对盗汗的护理,应注意保持皮肤干燥,及时更换衣物,同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必要时可考虑通过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来减轻不适。

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例如脑型疟疾或贫血。发现类似症状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