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脱水:剧烈运动会导致体液迅速丢失。如果未及时补充水分,血容量下降,可能引发脑部灌注不足,从而产生恶心和乏力等症状。人体在运动中每流失约2%的体重(如一个70公斤的人流失1.4公斤的水分),可能就会影响身体力量和耐力。
2.低血糖: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可能消耗大量血糖。当血糖水平过低时,可能会出现身体虚弱、头晕、恶心等表现。尤其是在没有充分进餐或空腹运动时,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
3.电解质紊乱:随着汗液的大量排出,身体会失去钠、钾等重要电解质。电解质平衡被破坏后,可能影响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引起恶心、痉挛等不适症状。
4.胃肠缺血:运动过程中,大量血液被调配到肌肉以满足需求,而胃肠道的血流供应减少。这种暂时的缺血状态可能导致恶心感,尤其是进行高强度或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后。
5.热应激:在炎热环境中运动,机体散热机制可能难以完全抵消热量积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进而引发恶心、头晕甚至中暑等表现。
6.运动形式与节奏问题:过于激烈或突然的运动方式可能加重身体负担。如果运动者没有充分热身或结束时突然停止,也可能导致血液重新分布的不平衡,引起恶心感。
在运动前需保证良好的水分和营养补充,避免空腹进行高强度训练。同时注意运动强度的逐步增加,避免突然剧烈活动。如症状频繁出现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尽早就医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