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牙齿松动的常见原因包括:
牙周炎:长期的牙龈炎症会导致牙周支持组织(如牙槽骨)逐渐吸收,最终引起牙齿松动。统计数据显示,成年人中约有30%-50%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
咬合创伤:如夜间磨牙或习惯性咬硬物,会对牙齿施加过大压力,导致局部牙齿松动。
外伤:例如跌倒或碰撞导致牙齿受到物理性损害。
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影响牙周组织的修复能力,可能成为诱发松动的重要因素。
老龄化:随着年龄增长,部分人群的牙槽骨可能自然退化,牙齿支撑力减弱。
2.“上火”的概念与牙齿松动的关系:
中医中的“上火”通常是指体内出现某些炎症或热性表现,例如口腔溃疡、牙龈红肿等,这些症状可能给牙齿带来不适感,但不会直接造成牙齿松动。
如果牙龈因“上火”表现出明显的肿胀和疼痛,同时伴随牙周组织本身已有问题,则可能使松动症状更为明显。
3.需要注意的其他潜在病因:
营养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牙龈健康下降,间接引发牙齿松动。
激素波动:如孕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短暂性经历牙龈肿胀和牙齿松动的现象。
药物副作用:部分药物可能导致牙周组织变化,这是需要警惕的因素。
牙齿松动应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而非简单地归结于“上火”。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保持良好的刷牙和使用牙线习惯,有助于预防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