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患者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和病历号码等基本信息。
2.标本描述:
标本类型:说明取材部位及手术方式,如结肠镜活检、局部切除或根治性切除。
标本大小:测量肿瘤及相关组织的尺寸。
3.大体检查:
肿瘤位置:明确肿瘤在直肠中的具体位置。
肿瘤大小和外观:精确记录肿瘤的长、宽、高以及表面特征。
4.显微镜检查结果:
组织学类型:评估癌细胞的类型,例如腺癌是最常见类型。
分化程度:分为低、中、高度分化,指示细胞的畸变程度。
浸润深度:描述癌细胞侵入肠壁的深度,包括黏膜下层、肌层或浆膜层。
5.淋巴结状态:
检查是否有癌细胞转移至淋巴结,记录受影响的淋巴结数量及其位置。
6.脉管和神经侵犯:
评估癌细胞是否侵入血管或神经周围,提示潜在扩散风险。
7.特殊染色或分子检测结果(如适用):
染色检测:可能涉及免疫组化染色以明确某些蛋白质的表达。
分子检测:例如检测KRAS、NRAS突变状态,助于靶向治疗选择。
8.病理分期:
使用TNM分期系统,基于肿瘤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和远处转移评估疾病分期。
9.诊断
综合以上所有因素,提供最终病理诊断。
病理报告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全面考虑。准确解读病理分析报告可以更好地指导后续治疗步骤,包括手术、放疗或化疗,确保最大限度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