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年龄因素:未成年人的眼睛仍处于发育阶段,特别是在12岁以下。这意味着眼球的可塑性较高,通过正确的干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力。
2.近视类型:假性近视是由于睫状肌调节过度引起的暂时性视力模糊。此类近视通常通过改善用眼习惯和适当休息来得到缓解。真性近视(轴性近视)由眼轴过长引起,难以通过非手术方法逆转。
3.生活方式调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控制和减少近视发展。研究表明,每天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能够降低近视的发生率和进展速度。
4.矫正措施:佩戴合适的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可以帮助矫正视力,但无法治愈近视。部分角膜接触镜(如角膜塑形镜)在夜间佩戴,可以临时改变角膜形态,从而在白天提供清晰视力。
5.医学干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是一种经验证有效的措施,可延缓近视的进展。但应由眼科医生评估后进行使用。
未成年人在近视后若想恢复,需要综合采取科学的用眼习惯、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当的矫正和治疗手段。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是保障视力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