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荣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1.治疗选择:ER-乳腺癌通常不对抗雌激素疗法(如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产生反应,因为这些疗法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雌激素的效应来减缓或阻止肿瘤的生长。
2.预后评估:与ER阳性乳腺癌相比,ER-乳腺癌通常更具侵袭性,发展速度较快,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可能更高,这使得其预后相对较差。
3.分子标志物:ER状态是乳腺癌分类的重要标志物之一,有助于确定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这一特征也常用于研究和开发针对ER-乳腺癌的新型治疗方法。
4.流行病学:在人群统计中,约15%至20%的乳腺癌患者为ER-。该类型的乳腺癌更常见于年轻女性、非裔美国人以及BRCA1基因突变携带者。
5.替代治疗策略:由于ER-乳腺癌不依赖激素进行生长,因此化疗、靶向治疗(如HER2阳性的情况下使用曲妥珠单抗)以及放疗等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案。
对于ER-乳腺癌,应密切关注其异质性及潜在的治疗靶点,以便优化治疗策略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