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有创性心脏造影:
过程:涉及插入导管,一般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将导管伸入冠状动脉,同时注入对比剂以便在X光下显影。
目的:常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疾病、评估狭窄或阻塞的严重程度。
风险:包括出血、感染、血管损伤、心律不齐等,严重情况下可能引发中风或心脏病发作。
恢复时间:患者通常需要几小时至一天的住院观察,以确保没有并发症。
2.无创性心脏造影:
类型:最常见的是CT冠状动脉造影,通过CT扫描结合静脉注射的对比剂来获取心脏和冠状动脉的图像。
优势:无需导管插入,因此降低了感染或其它并发症的风险。
局限性:对于某些高钙化斑块或心率未控制的患者,图像质量可能受到影响。
适合人群: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或低到中等风险患者的初步评估。
有创性心脏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侵入性较大,主要用于明确诊断。在选择检查方式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建议及风险评估进行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