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近视定义及发展:
近视是指眼球屈光系统的焦点落在视网膜前方,导致远处物体模糊。通常以屈光度数(如-0.50D)和轴长(如24mm以上)进行评估。边缘性近视可能指接近近视诊断标准的状态,例如屈光度在-0.25D至-0.50D之间,可能存在进一步进展的风险。
2.阿托品作用机制:
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药物,通过放松睫状肌来减轻调节负担,同时可能抑制巩膜细胞增殖,从而延缓眼轴增长。在低浓度(如0.01%至0.05%)下,它的副作用较少,如瞳孔扩大和畏光等问题一般较轻微。
3.适用人群和效果:
对于6-12岁的儿童,尤其是有快速近视进展(年增长超过0.50D至1.00D)的人群,使用阿托品可以显著降低近视加深的速度。研究显示,低浓度阿托品能将年均近视增长减缓约50%。
边缘性近视者若没有明显的近视进展迹象(如眼轴每年增长小于0.1mm),通常无需主动干预,仅需定期随访观察。
成人近视基本稳定,阿托品对其效果有限,一般不推荐使用。
4.可能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畏光、视近困难等症状,必要时配合遮光片或阅读辅助工具。
长期用药可能引发耐药性,因此需按照医生建议调整剂量或暂停。一般建议连续使用两年以上,再依据效果和病程评估是否继续。
5.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监测近视发展需要精确仪器测量,包括验光数据、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变化等。如果短期内发现度数快速增加,则应及时复查并调整治疗方案。
近视防控是一个长期过程,是否使用阿托品应以科学的临床评估为基础。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多参与户外活动,保持健康的用眼习惯,可以有效降低近视发生及进展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