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生理因素:
正常的尿液中含有一些粘蛋白,这是肾脏和泌尿道黏膜分泌的一种物质,作为防止细菌感染的保护屏障。
饮食、摄水量以及药物使用也会影响尿液成分,从而使部分人出现轻微的尿液黏液。
2.病理因素:
尿路感染:常见于女性,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前列腺炎:在男性中比较常见,可伴随下腹部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可能导致尿道黏液增多,并伴随烧灼感和分泌物。
3.其他因素:
膀胱炎及肾盂肾炎:这些炎症可导致尿液中出现异常黏液。
非感染性尿道炎:包括化学刺激或物理损伤引起的炎症,也可能导致黏液分泌增加。
观察到小便后黏液的情况,应注意是否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果出现持续性或加重的症状,如尿痛、颜色改变等,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