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理因素:手术前,患者常常感到紧张或焦虑,这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交感神经系统的抑制能够减少早搏发生,因为它有助于稳定心跳节律。在手术台上,患者意识到正接受专业医疗团队的照顾,情绪可能转为相对放松,这种心理变化可能抑制了早搏的出现。
2.麻醉作用:麻醉药物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减少早搏。某些麻醉药物具有镇静作用,能压抑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从而稳定心率。一些麻醉剂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膜的电活动,抑制异常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麻醉还可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从而减少早搏的发生。
3.生理调整:在手术过程中,血容量、体液和电解质水平得到有效管理。这种精确的生理监控有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电活动,减少早搏。在手术环境中,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和调节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其在最佳状态下进行。
4.外界环境:手术室内的环境是经过严格控制的,无论是在温度、湿度还是氧气供应方面,都尽量稳定且适合生理需求。这种环境减轻了心脏负担,有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进而抑制早搏。
早搏在手术台上消失与心理放松、麻醉作用、生理调整以及手术室环境的综合影响有关。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解释为何心脏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电活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