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逐渐变得僵硬,而这种变化是由脂肪、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在动脉壁上形成的斑块导致的。通常在40岁以后,这种硬化现象开始显著增加,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非常普遍。
2.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及肥胖等都是促进动脉硬化发生的因素。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展,使得老年人更易受到影响。
3.临床表现:动脉硬化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中风、周围动脉疾病等。冠状动脉硬化特别容易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为它直接影响心脏供血。
4.流行病学数据:研究显示,超过60%的65岁以上人群存在某种程度的动脉硬化,其中许多人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仍面临潜在的健康风险。
由于动脉硬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识别和控制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降低其对健康的损害。定期体检、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以及戒烟限酒是预防此类疾病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