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增加液体摄入:确保宝宝每天有足够的液体摄入量,母乳喂养的宝宝可适当增加哺乳次数,非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在两餐之间少量喂温开水(约30-50毫升),注意避免用果汁代替水分补充。
2.调整辅食结构:在辅食中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胡萝卜泥、红薯泥、南瓜泥和苹果泥等。同时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低纤维的食品,如精制米粉。
3.添加益生菌:适量益生菌可能有助于改善宝宝肠道微生态环境,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种类和剂量的产品。
4.腹部按摩和运动: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一天2次,每次5分钟左右,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同时,可以引导宝宝做抬腿动作,模仿骑自行车的姿势。
5.观察排便情况:排便困难时不要强行处理,可使用婴幼儿专用的开塞露缓解,但这种方法仅作为短期应急措施,不宜频繁使用。
如果经过上述调整仍未见明显改善,并且出现食欲下降、呕吐或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排查潜在的病理性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