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检测潜血:便潜血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大便检查方法,用于筛查消化道出血。即使肉眼无法看到,微量的血液也可能存在于粪便中,这可能是肠癌或其他消化道疾病的早期征兆。通过检测潜血,可以在症状出现之前识别潜在问题。
2.寄生虫及病原体检测:大便样本可以用于检查是否存在寄生虫和感染性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许多胃肠道感染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甚至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检测能帮助确定具体的病原体类型,以指导适当的治疗方案。
3.消化吸收不良检测:大便检查可以揭示消化吸收异常情况,如脂肪吸收不良。通过测定粪便中的脂肪含量,可以评估胰腺功能和胆汁分泌情况,帮助诊断慢性胰腺炎等疾病。
4.炎症指标监测:一些大便检查可以监测炎症标志物,比如粪便钙卫蛋白,用于辅助诊断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疾病活动性和效果。
通过常规大便检查,医生可以获取关于患者消化系统健康的全面信息,从而采取必要的医学干预措施。大便检查在体检中不可或缺,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