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病因识别:垂体瘤手术可能会影响垂体的功能,尤其是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这是控制尿量的重要因素。如果ADH分泌减少,会导致尿量增加,即所谓的尿崩症。
2.监测尿量: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比重,以判断是否存在尿崩症的风险。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尿量约为1500至2000毫升。如果尿量显著增多,需进一步检查。
3.补充液体:如果尿量过多且伴随脱水症状,需要通过口服或静脉补液来维持体液平衡。但应避免过度补液造成水中毒。
4.药物干预:对于确诊的尿崩症,通常使用合成抗利尿激素药物如去氨加压素来控制尿量。这些药物可有效减少尿量并帮助恢复体内水分平衡。
5.观察病情变化:手术后数天至数周内需持续观察患者的尿量、血液电解质水平以及总体健康状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合理调控尿量对术后康复至关重要。密切关注尿量及相关临床指标,并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当处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