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调整饮食结构
保证三餐规律,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鸡蛋、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
控制糖分和油脂摄入,避免高热量但营养价值低的食物,以防引发血糖波动导致乏力感。
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毫升,适量增加电解质饮料摄入可以有效补充因流汗或体力消耗造成的钠、钾流失。
2.保证充足睡眠
成年人每天需保证7-9小时的优质睡眠,固定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睡前减少使用电子设备,避免咖啡、茶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
如失眠严重,可咨询医生进行必要的干预。
3.适当增加运动量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骑自行车,增强身体代谢能力。
加入两次力量训练以提高肌肉力量,有助于缓解疲劳和虚弱感。
如果已处于明显虚弱状态,可从低强度运动开始,例如散步、伸展运动等。
4.控制心理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导致身体出现慢性疲劳,应学会放松心情,如进行冥想、瑜伽或深呼吸练习。
与家人朋友交流,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也可以起到良好作用。
5.排查潜在疾病
若虚弱感持续存在且无法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缓解,应及时就医检查。如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慢性感染等都可能是诱发原因。
定期体检尤为重要,帮助尽早发现系统性问题。
按照以上方法调整,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虚弱感,并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