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风湿科治疗方法:
急性期控制:当出现痛风急性发作时,主要目标是迅速缓解炎症和疼痛。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这些药物能有效控制局部炎症反应,但不直接降低血尿酸水平。
长期管理:对于频繁发作或已有痛风石的患者,风湿科会更加关注长期降尿酸治疗。一般选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如别嘌呤醇或非布司他)来减少尿酸生成,或者促尿酸排泄药物(如苯溴马隆)来增加尿酸排泄。还需定期监测血尿酸浓度,维持目标水平在360μmol/L以下,以预防新的结晶沉积。
2.内分泌科治疗方法:
病因分析:内分泌科通常将高尿酸视为全身代谢紊乱的一部分,尤其是伴随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状况时,会进行全面评估。治疗上不仅着眼于降低血尿酸,还会管理其他代谢紊乱因素。
综合干预:内分泌科更倾向于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控制和减重)以及针对基础代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来间接改善高尿酸状态。例如,对于伴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可能对整体病情有所帮助。
药物选择:内分泌科选择降尿酸药物时,会更加谨慎考虑患者的整体代谢状态。例如,肥胖合并高尿酸患者,更倾向于选用既能降尿酸又能减少代谢负担的药物。
从上述角度来看,风湿科的治疗偏重于疾病局部表现的控制,尤其是痛风相关症状;而内分泌科更注重全身代谢问题的综合管理,两者在诊疗策略上互为补充。个体化治疗以及跨学科合作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