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硬化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肝脏是许多凝血因子合成的主要场所。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和肝硬化,使得这些凝血因子的生产减少,从而激活纤溶系统,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
2.门静脉高压:肝硬化常伴随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可能引起食管静脉曲张、腹水等并发症。这些病理状态容易导致小血栓形成和溶解,进一步增加D-二聚体含量。
3.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肝硬化患者常处于一个复杂的凝血失衡状态,即使凝血功能下降,仍然可能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倾向,促进D-二聚体产生。
4.炎症反应:慢性肝病常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而炎症可以增加血液凝固的活性,导致更多纤维蛋白的形成和降解,因此D-二聚体水平也随之增加。
尽管D-二聚体升高提示存在上述问题,但具体原因仍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判断,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