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脱毛针是一种常见的美容工具,通常经过严格消毒。如果是正规机构使用的器械,一般不会引发传染性疾病。但如果器械未经充分消毒,可能存在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传播的风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需要提高警惕。
2.针刺部位可能会出现轻微红肿、疼痛或瘀斑,这是针刺造成的小范围损伤,属于正常反应。通常在1-3天内可自行恢复,但需密切观察症状是否加重。如果出现脓液渗出、明显肿胀或持续疼痛,可能提示感染,应尽快就医。
3.如果针口卫生条件不佳,有可能导致细菌感染,例如蜂窝织炎或局部脓肿。这些情况下可能伴有局部发热、皮肤红肿扩散或全身发热等表现,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4.对于个别对金属过敏的人群,针刺可能引起局部过敏反应,比如瘙痒、红疹等,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涂抹抗过敏药物并避免再次接触类似材料。
5.在针刺后,还需评估是否可能误伤重要组织结构,如血管或神经。如果针刺时伴随剧烈疼痛、麻木等症状,需进一步检查确保没有深层损伤。
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抓挠针口,并根据症状变化及时采取医学干预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