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早期介入:通常建议在烧伤后的急性期,即伤后数周内开始作业治疗。这一阶段主要关注减轻疼痛、消肿和预防关节僵硬。
2.活动范围训练:包括被动和主动的关节运动,以防止关节挛缩及肌肉萎缩。每天进行多次短时间的活动更有利于提高效果。
3.使用压力服:适用于大面积烧伤的患者,通过施加均匀压力来帮助减少瘢痕形成和增生。穿戴时间一般为每天23小时以上,持续6个月到2年不等。
4.功能性器具:如夹板和支具,用于维持或增加手部及其他受影响部位的功能。这些器具可以根据个体需要进行调整和定制。
5.心理支持:由于烧伤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影响,作业治疗中也包含心理辅导,帮助患者重建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
6.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包括进食、穿衣、洗漱等基本生活技能的练习,目标是让患者重新获得自理能力。
7.职业能力评估与训练:对于职业功能受影响的患者,作业治疗师会评估其工作能力,并设计特定的训练方案,以达到重返工作岗位的目的。
通过系统化的作业治疗,烧伤患者可以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注意保持积极的治疗态度和持续性是康复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