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上的穴位和作用

2025-01-1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人体腹部的穴位在中医中具有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环等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腹部穴位及其主要作用:

1.中脘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肚脐上方4寸。中脘穴具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的作用,是治疗胃痛、消化不良、呕吐等胃肠疾病的重要穴位。

2.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肚脐下方3寸。此穴可补肾益精、温阳固脱,常用于改善虚寒、遗尿、月经不调等症状。

3.天枢穴:左右对称分布,位于肚脐旁开2寸处。天枢穴主要作用为调理肠道,常用于治疗便秘、腹泻、腹胀等肠胃问题。

4.气海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肚脐下方1.5寸。气海穴具有培元固本、益气养血的作用,适用于疲劳乏力、虚弱、免疫力低下等症状的调理。

5.神阙穴:即肚脐中心。该穴通过艾灸或热敷可以起到温阳散寒、回阳救逆的作用,是保健强身的重要穴位之一。

腹部穴位的刺激,如按摩或针灸,可有效促进内脏器官功能。但操作需专业指导,以免误伤组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