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发病原因:类风湿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其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及环境因素有关。
2.症状表现:类风湿病通常表现为对称性关节肿胀和疼痛,特别是在手指、腕部和膝盖等小关节。晨僵现象常见,即早晨起床时感到关节僵硬,持续时间可能超过30分钟。还可能出现疲劳、低热和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3.发病群体:多见于30至50岁的人群中,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以上。
4.诊断方法: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测中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阳性结果常支持诊断。
5.治疗方式:治疗目标是控制炎症,减缓疾病进展。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生物制剂是近年来的突破,能有效控制疾病活动度。
6.生活方式调整:适当运动可以增强关节功能和整体健康;注意饮食平衡,以防止体重过度增加对关节的负担;戒烟有助于减少疾病的严重程度。
类风湿病属于慢性疾病,尽管无法彻底治愈,但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可以显著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定期随访和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管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