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失眠的艾灸最佳方法

2025-01-1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艾灸是中医中一种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机能的方法,对失眠有辅助治疗作用。其主要优点在于促进血液循环、舒缓压力和调整内分泌功能。

1.选择合适的穴位:治疗失眠常用的穴位包括神门、三阴交、百会和安眠。神门穴位于手腕靠近小指侧的凹陷处,有助于宁心安神;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距内踝尖上约三寸,有助于调节脾肾功能;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能够提升阳气;安眠穴在耳后乳突与枕骨下缘连线的中点,有助于放松神经。

2.艾灸时间和频率:每次施灸时间一般为15到30分钟。建议每周施灸2到3次,以持续获得效果。过长或过频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灼伤或产生其他不适。

3.艾灸操作要点:施灸时需保持艾条与皮肤的距离通常为2到3厘米,以感到温热而不烫伤为宜。同时,注意悬灸过程中艾条灰烬的清理,以免掉落造成灼伤。

4.环境选择:进行艾灸时,房间应保持通风良好,但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出现着凉或引起其他不适。

艾灸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具有较少的副作用,但对于某些人群,如孕妇、过敏体质者以及有出血倾向的人,应慎重使用或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