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药物吸收:
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通常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或者皮肤贴片等多种方式进行。
例如,口服药物首先通过胃肠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吸收速率和程度受药物化学性质、给药途径、剂型以及胃肠道状态等因素影响。
某些药物在肝脏首过效应中会被部分代谢而降低生物利用度,即进入系统循环的药物量减少。
2.药物代谢:
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通常以肝脏为主要场所。代谢的主要目的是将药物转变为易于排泄的产物,同时有助于其失去或改变活性。
首相,药物代谢过程可分为两相:第一相反应(如氧化、还原、水解)和第二相反应(如结合反应)。
这两个阶段共同作用,使药物变得更加水溶性,便于通过尿液或胆汁排出体外。
3.药物排泄:
排泄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最终离开身体的过程,主要通过肾脏(尿液)、肝脏(胆汁)和肺(呼出气)进行。
肾脏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滤过、重吸收和分泌过程调节药物的清除。
年龄、肾功能、肝功能等都会影响药物的排泄效率。
这些过程共同作用,影响药物的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间。在使用药物时,了解其吸收、代谢和排泄特性对于合理选择剂量和给药途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