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寒凝血瘀型
症状:常表现为小腹冷痛,经血暗红有块,喜温怕冷。
治疗原则: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常用方药:少腹逐瘀汤、温经汤等。
2.气滞血瘀型
症状:多见于月经前后小腹胀痛,经行不畅,情志抑郁。
治疗原则: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常用方药:柴胡疏肝散、膈下逐瘀汤等。
3.湿热下注型
症状:月经期间小腹灼热疼痛,带下增多且色黄质稠。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常用方药:清热调血汤、龙胆泻肝汤等。
4.气血虚弱型
症状:痛经以隐痛为主,面色苍白,乏力头晕。
治疗原则:益气补血、调经止痛。
常用方药: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等。
5.肾气不足型
症状:腰酸腿软,小腹隐痛,经量少色淡。
治疗原则:补肾益气、调经止痛。
常用方药:左归丸、右归丸等。
通过辨证论治,可以针对不同的痛经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从而有效缓解疼痛并改善症状。对于痛经患者,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