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泌尿系结石的类型:常见的有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结石和感染性结石等。其中,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占80%左右。
2.形成机制:当尿液中某些矿物质(如钙、草酸、尿酸)浓度过高,或抑制结晶形成的物质不足时,这些矿物质会逐渐聚集形成结石。
3.尿路结石的症状:可能包括排尿时疼痛、血尿、尿频、尿急等。有时结石较小可随尿液排出,而较大的结石可能导致梗阻和剧烈腰腹部疼痛。
4.诱发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蛋白饮食)、饮水不足、遗传因素及某些代谢性疾病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5.检查确诊:一般通过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或X光,可以明确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
6.治疗方式:小结石通常可通过大量饮水和药物促进排出;较大结石可能需要手术或碎石治疗,如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
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结石类型和位置,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