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输尿管结石的处理方式取决于结石的大小、位置和成分。对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小结石,通常可以通过多饮水、增加尿量以及使用排石颗粒等药物促进自然排出,自然排出率可达80%以上。如果结石直径在5-10毫米之间,则可能需要更积极的药物干预或其他治疗方式,排出率相对较低。超过10毫米的大结石一般难以通过药物排出,常需手术治疗。
2.排石颗粒的主要成分通常包括金钱草、鸡内金等中草药,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功效。这类药物并非直接溶解结石,而是通过扩张尿路、减轻炎症反应,辅助结石排出,同时可能缓解因结石引发的绞痛。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天至数周,具体时间因个体情况而异。
3.药物疗法的效果与结石的位置密切相关。例如,上段输尿管结石更容易卡住,药物治疗成功率较低;而下段输尿管结石更接近膀胱口,受药物促进作用较大,更易排出。
4.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服用排石颗粒。患有严重泌尿系感染、肾功能损伤或结石完全堵塞尿路者,应当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如果结石成分为含钙类或尿酸类,药物仅能辅助排出,无法改变结石生成机制,因此还需从饮食和生活习惯上进行调控。
通过药物辅助排石时,应结合个人结石情况,适时复查影像来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