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找出病因:
输尿管压迫梗阻的病因可能包括肿瘤(如子宫颈癌、直肠癌、卵巢癌等)、腹膜后纤维化、结石、炎症或外伤引起的输尿管狭窄。
影像学检查是明确病因的重要工具,如超声、CT扫描或核磁共振成像。
2.缓解梗阻:
放置输尿管支架:通过内镜技术将支架放入输尿管,保持其通畅,适用于短期或急性梗阻。
肾造瘘术:在皮肤上穿刺至肾脏,引流尿液到体外袋中,多用于急性严重梗阻、感染或无法立即解除梗阻的情况。
手术治疗:如果梗阻由不可逆的结构性病变引起(如肿瘤压迫或重度狭窄),可能需要手术移除致病因素或重建输尿管。
3.控制并发症:
感染控制:若合并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药物。
缓解肾功能损害:长期梗阻可能导致肾积水和肾功能衰竭,应及时解除梗阻,并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血清肌酐水平和尿素氮。
4.病因治疗:
如果梗阻是由于恶性肿瘤引起的,可考虑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以缩小肿瘤体积,减轻对输尿管的压迫。
针对良性原因(如腹膜后纤维化)的情况下,可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
5.定期随访:
确保梗阻解除效果良好,并持续评估肾功能和尿路通畅情况。
对高危人群(如恶性肿瘤患者)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输尿管压迫梗阻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疾病进展程度以及全身状况制定合适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