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发病机制:青春期时,雄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脂腺分泌增多,皮脂堵塞毛孔形成粉刺。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引发炎症,加重痤疮的症状。
2.临床表现:
粉刺:可分为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分别是闭合性和开放性的粉刺。
丘疹:小而红的突起,通常伴有轻微疼痛。
脓疱:含有脓液的小泡,因细菌感染引起。
结节与囊肿:较大的硬块,深部炎症严重时形成,可能留下瘢痕。
3.高发人群:多见于12至24岁之间的青年男女。大约85%的青少年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痤疮问题。
4.治疗方法:
温和清洁:使用温和的洗面奶清洁皮肤,避免过度摩擦。
外用药物:如过氧化苯甲酰、维A酸类药物,有助于减少粉刺和炎症。
内服药物:严重病例可采取抗生素治疗,如四环素类药物,或口服避孕药以调节激素水平。
专业治疗:如光疗、激光治疗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适当护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有助于预防和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