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大肠癌无创筛查大便基因检测

2025-03-1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大肠癌无创筛查中的大便基因检测是一种通过分析粪便样本中脱落的肠道细胞及其基因信息,预测患癌风险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对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无需侵入性操作。

1.检测原理:

通过收集受检者的粪便样本,检测其中是否存在与结直肠癌相关的基因突变、甲基化异常或微小核酸等分子标志物。因为癌症细胞或癌前病变的细胞会不断脱落到肠道内,这些脱落细胞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反映肿瘤或病灶的存在。

2.敏感性与适用人群:

(1)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的检测,敏感性可以达到70%-92%,而对进展期癌症的敏感性通常更高。

(2)对于癌前病变(如高级别腺瘤)的检测率相对较低,约40%-60%。

(3)主要适合50岁以上、无明显症状、不愿意接受肠镜检查的人群,或者作为常规体检的一部分。

3.无创优点:

(1)相比传统肠镜检查,不需要进行肠道清洁准备,无疼痛和创伤风险。

(2)操作简单,仅需提供粪便样本即可完成检测。

(3)可重复性强,适合作为定期筛查手段。

4.局限性与注意事项:

(1)无法直接观察肠道病灶,阳性结果仍需进一步确诊,如通过肠镜检查。

(2)可能漏检某些癌症类型或较小的病灶,因此并非完全替代肠镜。

(3)受年龄、饮食习惯、肠道菌群等多种因素影响,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能有一定干扰。

大便基因检测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重要补充方法,但应结合其他检查手段综合评估健康状态,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确保全面排查隐患。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