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饮食管理:
手术后应从少量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或清淡的蔬菜汤,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再转为普通软食,一般需要1-2周时间。
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会影响消化道黏膜的恢复。
优先选择纤维含量适中的食物,例如去皮熟透的水果和煮软的蔬菜,避免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以减少胃肠负担。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来源,如瘦肉、鱼类、豆制品,有助于促进组织修复。
2.功能恢复:
术后早期鼓励患者进行床旁活动,如翻身或坐起,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肺部感染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根据医生建议,可在术后1周内逐步尝试下床缓慢行走。每天活动时间可控制在30分钟以内,逐步增加活动强度。
必要时请康复科医生指导进行针对性的腹肌锻炼,帮助恢复腹腔肌群功能。
3.并发症预防:
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术后感染迹象,如切口红肿、疼痛加剧或发热,若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警惕肠梗阻症状,包括腹胀、恶心呕吐或无排气排便。如果发生,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预防深静脉血栓,特别对于长期卧床者,可通过穿弹力袜、使用抗凝药物(按医嘱)以及定期活动来降低风险。
4.定期复查与随访:
建议术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包括肠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尤其是术后前2-3年复发率较高,需要密切监控病情变化。
根据手术方式及治疗情况,遵循医生建议调整复查频率,通常在5年后可延长至每6个月或每年一次。
术后恢复是一个动态过程,需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相应计划,且严格遵循专业医师指导的具体方案。